明德主页| | 校长信箱| 书记信箱| 疫情防控意见箱|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围绕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坚持“以生为本,以质量求生存,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创新应用型合格人才”为原则,专业涵盖全媒体主持、影视导演、国际空乘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队伍,具备良好的教学、实验和实习条件。其中教师队伍以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引领,以中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企业导师、媒体专家为拓展,师资团队共18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占61%,博士4人占22%,有海外留学背景10人占56%,“双师型”教师15人占83%。陕西省哲社与文化艺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人,获得“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2人,获得陕西省语言文字专家库专家1人。历届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的各类艺术专业比赛近千余次,在各类大赛中获奖达1200余人次。近3年来本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5%。

专业优势与特色

2014年列为陕西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获得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获得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19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新闻采访与写作》3门课程被陕西省教育厅认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同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编辑出版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普通话与播音艺术》《传播学》《普通话教程》《戏剧影视表演》《大学艺术品鉴》《公关社交与礼仪》等15部教材和专著。

在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导下,按照“共平台,多方向,群互选”的原则,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引入开放型项目式教学和课程模块设置、在大学三年级取消专业课限制、打通专业壁垒,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课程群(全媒体主持、影视导演、国际空乘三个方向)。

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有3类,一是广电媒体单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卫视、四川卫视、北京卫视、陕西卫视等。二是国内知名企业,如: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爱奇艺、优酷等。三是其他优质就业去向,包括考研、出国、考取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自主创业、民营媒体机构等充分体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优质的育人环境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具备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计算机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等跨学科背景、具备数据素养和技术哲学、大数据伦理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具备普通话标准语音,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编导、主持、配音及节目制作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航空知识和民航服务技能,突出的形象气质、艺术和文化素养,从事民航服务工作并成为空中乘务骨干;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良好的道德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团队协作的精神、敏锐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播音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画面编辑、摄影与摄像、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商务活动策划与主持、新媒体运营与品牌传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影视配音与表演、民航客舱播音、乘务服务技能、民航乘务英语、空乘礼仪、职业形象设计等。

国际交流

每年选派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或媒体机构学习,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出国深造及开展国际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职业面向

全媒体主持方向:面向广播、电视台培养具备普通话标准语音,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能够担当新闻播音、各类电视节目主持、配音的高级艺术人才;

影视导演方向:面向广播、电视台培养具有采访、编导、播音、主持节目及拍摄录制、节目后期制作能力等高级传媒人才;

国际空乘方向:面向民航等机构培养具备较强的航空知识和民航服务技能,突出的形象气质、艺术和文化素养,从事民航服务工作并成为空中乘务骨干,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