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晚上,德育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召开“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陕西省革命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工作部署。会议由德育教研室主任樊静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惠斌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线参会并展开深入交流。

聚焦主题:革命文化是思政课的“力量根基”
会议伊始,樊静主任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探索新时代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赵效民老师作重点发言,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以革命文化为力量根基,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是当前思政课改革的核心任务。他结合陕西省“革命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系统阐释了革命文化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精神瑰宝,是新时代思政课铸魂固本、激扬斗志的信念之源。”
地域赋能:打造陕西特色思政育人矩阵
赵效民老师特别提到,陕西作为革命资源大省,近年来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红色教育,建成“革命旧址云上展”“云上党建展厅”等创新平台,为思政课提供了“虚实融通”的教学资源。他介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依托地域优势,组织学生走进革命遗址开展“流动课堂”实践教学,并运用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
群策群力:共商融合创新实践路径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教师重点探讨了如何将革命文化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张啭啭老师提出,可以在“弘扬中国精神”章节中,通过革命先烈的事迹案例,生动诠释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金鸽老师建议,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结合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革命文化资源,设计情景模拟教学活动。另有樊静教师建议开发“革命文化微课程”,利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
马克思主义学院惠斌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学校评建工作为契机,推动革命文化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他指出,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将红色基因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陕西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优势,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教学、实践体验和数字赋能等多元手段,让革命文化教育既生动鲜活又入脑入心,切实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