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董事长信箱|
党建促学风|代码赋能现代化青春建功新时代——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专题讲座
2025-11-25 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 作者:张兴 审核:陈雪彬 点击:[]

为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长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2025年11月24日,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在六号教学楼201教室举办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李诗言主讲,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本次讲座由支部书记张兴主持。

讲座以“代码里的中国式现代化”——工科生如何读懂“国之大者”为主题,李诗言老师用理工科学生熟悉的“操作系统”“算法”“代码块”等概念,将宏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了生动解构。开篇之初,她以“一行代码如何关联国之大者”为核心问题,引导同学们跳出实验室的微观视角,建立国家巨系统的宏观思维,深刻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读懂“国之大者”并非背诵政治文本,而是掌握国家发展需求的底层逻辑。

在“现代化操作系统”部分,李老师对比西方现代化1.0版本的局限,详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2.0版本的五大鲜明特点。她将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比作十四亿“并发架构”,指出这一特点既带来挑战也蕴含数据价值与规模效应;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解读为“公平调度防泄漏”,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我院理工科学生,应通过技术创新助力资源公平分配;用“软硬件协同设计”形象说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绿色节能可持续”强调技术创新对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以“开放协议和平互联”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与国际合作机遇。

在“关键算法:国之大者KPI”部分,李老师提出国家战略是“顶级需求池”,“卡脖子”技术清单就是我们应该奋力完成的任务清单。她鼓励同学们将专业选择、发展方向与科技自立自强、制造业升级、能源安全等国家核心需求关联,从被动的技术执行者转变为国家发展的主动架构师,在攻克技术难题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的统一。

实战分享环节,李老师结合计算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等专业案例,具体说明理工科学生如何“把专业写进现代化”。从优化数据库索引算法服务国家治理,到低功耗传感器芯片保障粮食安全;从工业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到新型电池材料守护能源安全,再到生物降解材料推动生态保护,一个个生动案例让同学们清晰看到专业知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

讲座最后,李老师发出行动倡议,提出三维成长路径:一是深耕专业领域,练就过硬技术本领;二是保持好奇之心,持续关注国家战略与行业动态;三是打破学科界限,促进技术与政策、场景的跨界融合。她勉励同学们以理性、逻辑和创造力为笔,将个人专业能力化作中国式现代化这部宏伟著作的“关键代码”,在时代浪潮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

整场讲座视角新颖、逻辑清晰,将宏大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在场学子深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将重新审视专业价值与时代责任,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科技创新中勇挑重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学校2025年“大学生讲思政课” 教学展示决赛圆满落幕

下一条:信息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第八届“传智杯”全国IT技能大赛程序挑战赛校赛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