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 校长、书记信箱| 疫情防控意见箱|
省级教学名师

支希哲,男,1957年生,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陕西省精品课程“理论力学”课程负责人,首批“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首批省高校跨校选课“理论力学”主讲教师。历任西北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一般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高教研究所所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党政办副主任、政策与战略研究室主任兼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教学导师。

连续四届担任教育部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教育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理事、西北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曾任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等。

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或参加完成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4项;共发表论文 128 篇,其中科研论文 55 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73 篇。科研论文被《 SCI 》、《 EI 》等收录22篇次。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11部;主编或参编出版多媒体CAI 课件二类共 6 套;主编“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各一部;作为项目总负责完成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中心和高教出版社联合立项项目“全国高校力学教学资源库——理论力学库建设”等。

卢京潮,男,195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自动控制原理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教学导师。

主持完成多项教学研究项目。主持编写《自动控制原理》教材。主要参与完成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仿真、试飞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阮红梅,女,1965年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外国语言系主任,西北工业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联合国协会会员,陕西省翻译协会理事、翻译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位分会特聘委员,中国高校模拟联合国联席会首届轮值主席。2015年被评为第九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优秀团队奖,国家教学水平评估先进个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校级先进工作者等。

主持省教改立项目:全球化背景中的外语专业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外语语言教育课程改革。主持科研立项:维索尔伦语境适应论框架下构建文学翻译语境化模式的研究,专著《翻译伦理与翻译策略》获省后期资助基金项目。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孙树栋,男,1963年生,甘肃省宁县人,中共党员。198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在英国Sheffield(谢菲尔德)等大学任访问学者。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原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院长。2008年被评为第四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先后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7门,主编教材6部。多次荣获西北工业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和学生最满意教师称号。

参加完成国内第一家863/CIMS典型应用企业——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IMS工程。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软件,先后在1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40多个车间投入使用。组织和领导本、硕、博联合创新团队,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在历届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取得全国冠军四次,亚军一次,季军三次,三次全国一等奖,四次全国二等奖,两次全国三等奖等。

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有7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8项。曾荣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航空青年科技奖。

孙根正,男,1954年生,陕西潼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管理系主任。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曾被西工大定为首批重点培养的跨世纪教学带头人,主持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6项,编写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及“十一五”、“十二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制图基础》等10余部教材。现为学校国家级精品课《工程制图》课程负责人。

以第一负责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

李玉忍,男,1962年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副院长。 2014年被评为第八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1983年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航空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获航空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

长期从事计算机检测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发电机控制技术、飞机刹车系统控制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电气测试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厂电气设备、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集散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等十几门课程。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五” 重点预研项目、航天工程攻关项目等五十余项重点科研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国防科工委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其他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其中将“多轮系非对称载荷防滑刹车控制技术”应用于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数字控制,并被广泛推广应用。

出版专著《飞机刹车副瞬态温度场分析》,参与编写《最新可编程控制器教程》、《电力电子技术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等教材七部。在《西北工业大学学报》、《传感器技术学报》、《电机与控制学报》等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论文被SCI、EI和ISTP索引。

李伟华,男,1951年生,湖北黄冈人,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系主任。2007年被评为第三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1982年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6至1987年日本九州工业大学进修,1997年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二炮工程学院博士后出站。

1997年至2003年任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副院长,现为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陕西省电子学会、全国高教协会理事,国家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专家及国家高职教指委委员,863项目、博士点、航空基金等网上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多媒体通信、决策支持系统、网络安全、软件逆向工程与软件测试等研究。承担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预研课题4项,863信息安全课题4项,省部基金15项;获省部级成果奖12项,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3部,专著1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20余人。

李辉,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工大“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课程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国家“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信息科学评审专家、《宁夏电力》编辑委员会委员、“火力与指挥控制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员、中国光电学会会员。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教学导师。

研究方向:雷达目标跟踪与识别、通信信号处理、航空电子综合系统仿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重点基金、航空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课题多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在电子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检索50余篇。

编写教材及教改论文多部,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多次被评为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最满意教师、西北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吴丁毅,男,1961年生,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人。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留校任教,获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院长。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动力专家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西安市能源学会常务理事。2015年被评为第九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自任教以来,长期从事与航空发动机、工程热物理和热能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过的课程有传热学、数值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换热设备、两相流及传热等,曾发表《航空发动机模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教育评价理论的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深化改革建立全面的创新教育体系》、《21世纪综合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探究和实践》等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成果“航空发动机‘情景式’实验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实践”荣获2011年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从事航空发动机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曾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航总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参与建设完成了国内唯一的基于高温润滑剂设计的“先进航空动力润滑及空气系统实验室”。近年来,主持参加国防项目、航空科学基金、航天支撑基金,航天创新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航空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航空动力学报》、《推进技术》等国内著名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

余隋怀,男,1962年生,吉林通化人,中共党员,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艺术与设计系主任,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蒋氏基金工业设计培训中心(CFIDTC)副主任,广东省东莞市科技特派员。2010年被评为第六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近五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国产三维设计平台的飞机产品应用服务系统”等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维参数化板式家具设计软件系统”等2项,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4项,载人航天项目、航空基金及其他项目10余项。出版《三维数字化定制设计技术与应用》等著作3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三维数字化产品定制设计、网络化设计、人机工效设计等领域,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张会生,男,1955年生,陕西兴平人。电子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电子与通信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10余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70多名。主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校级重点教材3部。主持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9项,科研项目20余项。撰写科技论文90余篇。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际博览会金奖1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宝钢优秀教师奖1项。荣立航空发动机总公司个人三等功1次。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

赵建林,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物理学(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带头人,西北工业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精品课程(光学)及应用物理教学团队负责人,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项目评审专家、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中国工程院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咨询评议专家,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光学学会、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教学导师。

先后获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最满意教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光学领域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讲本科及研究生课程10余门,指导硕、博士研究生130余人。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基金等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380余篇,其中SCI收录140余篇、EI和ISTP收录300余篇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第7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西北工业大学学术成就奖、西北工业大学技术创新奖等各1项。指导的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