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育人理念,将“劳动创造价值、卫生滋养习惯”的理念融入校园日常,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教育类学生社团耕耘社,聚焦大一大二晚自习教室核心区域,已连续开展三轮卫生督察专项工作。通过“劳动实践+卫生督查+整改优化”的闭环模式,既以实际行动改善学习环境,更以劳动教育为纽带,让卫生意识扎根学生心中,切实履行晚自习教室卫生检查的核心职责。




自10月14日起至10月30日,耕耘社督察组每周固定于周二、周四19:30-20:30,组织社员深入2号、3号、7号、8号等教学楼的晚自习教室,累计投入50余人次参与督察工作。社员们始终以“劳动实践者”身份投身其中,不仅对照校园环境卫生标准,对桌椅摆放、地面清洁度进行全方位排查,更主动承担劳动任务——亲手将歪斜的桌椅逐排归位,弯腰清理地面残留的塑料瓶与纸屑。
三轮督察覆盖教室数十间,针对7号楼202、8号楼501、2号楼211等10余间教室存在的垃圾乱丢、讲台下方和桌椅缝隙卫生死角问题,耕耘社建立“检查-反馈-整改”全流程快速响应机制,现场拍照记录,并联系班级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在此过程中,劳动育人成效显著,社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认知,从最初“完成检查任务”到主动“守护公共环境”,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担当”,劳动实践让公共环境靠大家的理念从口号变为行动。多名社员表示,他们劳动责任意识与共情能力在活动后显著提升了。
同时,督察中也发现亟待改进的问题,部分学生劳动观念薄弱,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将公共环境维护视为他人责任,缺乏“以劳护洁”的主动意识。针对这类问题,耕耘社将积极宣传,开展更多相关活动,引导同学们爱护卫生,共同打造一个更为舒适的晚自习教室学习环境,确保劳动实践不流于形式、卫生维护常抓不懈。
耕耘社未来将持续以“劳动”为核心抓手,把晚自习教室卫生督察转化为劳动教育的实践课堂,让每一次卫生维护都成为劳动精神的传承,让每一间整洁教室都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基石,切实为培养“爱劳动、讲卫生”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