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明心育人”在线课堂|情绪管理四步法

你是否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与好朋友闹别扭了,努力克制情绪,却还是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

明明知道不应该向父母发脾气,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事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

想到下周要交的实验报告还未完成,还有各种社团活动要参加,晚上辗转难眠……

我们总说“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可真到情绪翻涌的时候,要么情绪爆发,要么憋在心里难受。其实,情绪管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一项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技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情绪管理四步法,帮助你成为情绪的主人。

一、觉察情绪

情绪越模糊,我们越容易被它控制。如果你为还未完成的作业感到烦心,别只说“我好烦”,试着精准描述它“我现在不是烦,而是因为明天要交的报告还没写完,担心完不成会被批评,所以感到焦虑”。

当你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晒旅行照片,别只说“我好难过”,“我不是难过,而是看到朋友晒旅行照,对比自己天天上课,有点羡慕又有点失落”。

心理学上有个“情绪命名效应”,当你能准确说出情绪的名字,大脑的杏仁核(负责冲动的区域)会慢慢冷静下来。就像给看不见的情绪贴了标签,它就没那么可怕了。

C1C5


   二、接纳情绪

      察觉情绪后,不要埋怨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做得更好?”、“我不应该为这种小事生气”,而是不带评判地感知和接纳它。

事实上,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它只是我们对环境变化的自然反应。抗拒情绪只会让情绪更加强烈。诚实告诉自己“我就是有点焦虑”、“他让我失望了”,通过观察判断与情绪产生连接,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

当强烈情绪来袭时,可以尝试通过调整呼吸提醒自己“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可能感到类似情绪”,从而减少自我批判,从容应对情绪的到来。

当你刚跟人吵完架,情绪很激动,尝试用鼻子慢慢吸气4秒,感受空气充满胸腔。然后屏住呼吸7秒,让身体稍微“悬停”一下;再用嘴巴缓缓呼气8秒,重复3-5次。这个方法能快速激活身体的副交感神经,让身体快速放松下来,减弱情绪反应。

18564


   三、释放情绪

有的人遇到情绪会努力克制,以为过去就好了,但是被压抑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日后它会以更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需要为情绪找到健康、适当的释放渠道。

跑步、跳舞、打球等运动,可以帮助释放积压的情绪能量,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获得快乐;通过写日记、绘画、唱歌等方式,可以表达难以用言语描述的情绪,让情绪找到出口;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者老师交谈,通过倾诉被认同,被接纳,让请绪得到理解。

1A414


    四、转化情绪

  如果我们能够从情绪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那情绪就能够帮助我们成长。

若情绪源于事情未解决(如焦虑考试),那就将焦虑转化为复习计划。“我焦虑是因为担心知识点没掌握,现在可以花1小时梳理薄弱章节,明天做2套真题。”

若情绪源于挫折或失去(如失恋、失业),可在情绪平复后问自己:“这件事让我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我能从中学到什么经验?”例如失恋后意识到“我需要更重视彼此的沟通”,失业后发现“我更适合有创造性的工作”。将负向情绪转化为自我认知的提升,避免陷入反复内耗。

36FAA

我们常常误解情绪管理是不能哭、不能生气、必须保持稳定。但其实真正的情绪管理,是允许自己情绪自由。

难过时可以哭五分钟,不用逼自己坚强;

生气时可以先走开,不用强迫自己立刻原谅;

焦虑时可以先暂停,不用责怪自己不够优秀。

情绪就像天气,有晴有雨很正常,我们不用逼自己“永远晴天”,只要学会在有情绪时及时疏导,就已经很棒了。



上一条:“明心育人”在线课堂丨21天效应

下一条:“明心育人”在线课堂|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