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稳步推进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8月27日,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组织开展了以“磨课砺教,共思共进”为主题的磨课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聚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全体教师通共同探寻教学优化的有效路径。

会议伊始,围绕专业磨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教学目标的细致拆解、教学环节的精心打磨,到教学评价的优化完善,清晰地梳理了各阶段的流程与核心要求。强调要以“磨”促进“教”,推动专业课程教学精准契合产业需求,有效助力学生成长,为后续磨课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研讨展示环节,多位教师依次汇报了教学设计成果。他们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展现了教学思考与实践。

王敏老师聚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紧密贴合工业自动化控制需求,从经典控制理论的深入剖析到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融入智能控制案例,搭建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助力学生理解控制原理在智能装备中的应用逻辑。
吴若男老师以《运动控制》课程为依托,围绕智能制造设备运动控制需求,结合伺服系统、步进系统等典型应用,从控制策略的设计到系统调试的实操,构建了“理论 + 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框架,强化了学生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
田叮老师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教学设计立足工业现场,以 PLC 实际项目为驱动,从程序设计、硬件组态到系统联调,融入智能制造产线案例,使学生在任务实践中掌握 PLC 技术,提升工业自动化控制编程能力。
孔若男老师的《电路分析》课程从电工基础逐步深入到复杂电路设计,以智能装备电路系统为实例,拆解电路原理、分析电路特性,注重培养学生电路分析与故障排查能力,为专业课程学习筑牢电路知识基础。
刘雪梅老师的《电机与拖动》课程聚焦智能装备动力核心,剖析各类电机原理、拖动特性及选型应用,结合工业设备电机系统案例,使学生掌握电机驱动与控制关键技术,为智能装备动力系统的设计与维护提供支持。
丁思萌老师的《数字电路基础》课程从逻辑门电路到数字系统设计,融入智能控制数字电路实例,通过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培养学生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为智能装备数字控制系统的学习奠定基础。
各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紧密贴合专业学情与行业需求,以案例式教学、逻辑严谨,既体现了专业课程的技术逻辑性,又注重学生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回应了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获得了与会教师的广泛认可。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思维碰撞频繁。
此次磨课研讨会,是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为打造专业质量课堂、培养高素质智能装备技术人才筑牢了教学根基,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