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开展 “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思政实践教学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好延安革命圣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引导大学生沉浸式感悟中国革命历史底蕴与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2025 年 9 月 13 日至 14 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组织 150 名学生与思政课教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专题活动。活动以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互动体验为核心载体,旨在引导学生从延安的红色根脉中汲取精神养分,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次活动由党委组织宣传部张亚平副部长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超、李文彬两位思政课教师带队。


延安革命纪念馆:回望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的伟大历程

13日上午,红色实践之旅的首站为延安革命纪念馆,师生们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内,“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主题陈列,以千余件文物、照片与史料,全景式铺展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奋斗长卷。 在讲解员引导下,目光追随着红军革命征程的蜿蜒轨迹,耳边仿佛响起革命硝烟的风雪呼啸;凝视着革命同志们用过的煤油灯,昏黄灯光里,为民族前途凝神思索的场景历历在目;触摸着边区军民自制土枪的复制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大生产运动画面,在脑海中鲜活起来。 纪念馆内的每一件展品、每一段讲解,都让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结晶” 的认知,从书本走进了师生的真切感悟里。 透过历史文物与文献资料,深刻体悟革命先辈在延安时期的奋斗初心与使命担当。




















王家坪、杨家岭:在革命旧址中触摸历史肌理

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师生们步入王家坪、杨家岭革命旧址。师生们先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朴素的窑洞、磨损的石桌、简陋的办公木箱,无声诉说着革命年代的艰苦与坚守。随后,师生们转场至杨家岭革命旧址。师生们在聆听旧址讲解之余,参与“杨家岭小课堂:《白求恩:高尚人格的典范》”教学,感悟白求恩精神的崇高内涵”,同时,启发大学生们,不是要刻意复刻他的经历,而是要汲取‘把他人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力量。”




《延安保育院》:以艺术之美传递革命温情

夜幕降临,师生们走进金延安剧场,观看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演出以延安保育院的真实历史为原型,通过跌宕剧情、震撼舞美,再现革命后代在保育院的成长,以及保育员、战士为护孩子出生入死的瞬间。这场沉浸式艺术体验,让延安精神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住进了师生的内心深处。


凤凰山革命旧址:探寻革命原点的精神密码

14日,师生们来到凤凰山革命旧址 —— 党中央抵达延安后的首个驻地。讲解员带领大家走进毛泽东同志曾居住的窑洞,铺着稻草的木板床、摆着笔墨的小书桌,学生们真切体会到 “革命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的深刻逻辑。延安时期,党之所以能在理论上走向成熟,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这种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学生探寻成长之路的根本方法。

抗大纪念馆:感悟精神伟力与青年担当

参观完凤凰山革命旧址,师生们走进抗大纪念馆。纪念馆的思政课“抗大抗大,越抗越大”主题教学在此展开。讲解员介绍,抗大创办于 1936 年,培养了 数余万抗日军政干部,“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的口号,既指抗大在战火中不断壮大,也象征抗日力量日益增强。展厅内,抗大学员的笔记本、油印教材,以及反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校风的老照片,牢牢吸引着师生目光。这些照片告诉青年学子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更要有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担当。

宝塔山:“双手搂定” 的敬意与奋进之志

随后,师生们来到宝塔山脚下,开展 “双手搂定宝塔山:徒步登上宝塔山,向革命圣地致敬” 活动。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更是革命圣地的精神象征。师生们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尽管山路陡峭,却无人退缩。登上山顶,延安城全貌尽收眼底,延河水蜿蜒如带,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现代楼宇与红色遗址交相辉映。宝塔山见证了延安的革命历史,更要见证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学生要把延安精神化成自我学习的动力,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发光。”






枣园革命旧址:探寻革命岁月的红色文化

枣园革命旧址的讲解,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革命历史场景与精神传承的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在这里,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殚精竭虑,起草重要文献、谋划战略方针,那些看似平凡的角落,都曾见证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决策与思考。随后,师生前往为人民服务讲话台进行枣园小课堂《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学习活动,再通过师生齐诵读《为人民服务》深切感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涵。





































活动总结:让延安精神成为青年成长的精神灯塔

延安两天的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延安精神的种子,已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实践教育活动,以实地参观、现场教学、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推动延安精神入脑入心。师生们在红色圣地的熏陶中,深化了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更明确了将延安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勇担时代重任的使命自觉。让思政教育变得 “鲜活可感”。从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历史全景,到各革命旧址的细节触摸;从现场教学的思想碰撞,到《延安保育院》的情感共鸣,每一个环节都让 “延安精神” 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名词,而是变成了可看、可触、可感的精神坐标。正如参与学生所言:“以前觉得延安精神离我们很远,现在它是纪念馆里的煤油灯、旧址里的土窑洞、演出里的催泪故事,更是我们要传承的力量。”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带队教师表示:“让更多学生走进红色圣地、触摸历史温度,在传承革命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延安精神在青春奋进的征程中永续传承、焕发新光。”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举行教学评建“院长说院情”、“教研室主任说教学管理与质量”现场汇报会

下一条:教在明德‖聚焦合格评估 夯实教学基础——德育教研室召开教师说教学现场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