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 图书馆| 校长、...|
教在明德
学院操作系统课程团队开展新学期集体备课会┃AI 赋能·课程思政·OBE 落地三箭齐发

2025年9月17日本学期《操作系统》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在学院206会议室进行。备课会议由课程负责人陈世亮老师主持,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会上,陈世亮老师首先给全体上课老师讲解了课程基本情况,详细解读了课程教学大纲中有关上课内容安排、上机实验、重点和难点内容,课程考核的详细规则和要求等内容,介绍了已有的线上课程资源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课程团队围绕“AI赋能课堂、课程思政融入、OBE理念落地”三大主题,开展了一场高效、务实、富有成果的新学期集体备课会、研讨会。

AI 赋能:让抽象概念看得见、动起来

针对操作系统“原理抽象、过程难现”的教学痛点,陈世亮老师现场演示了一个基于大模型生成的“虚拟内存管理可视化”互动案例。通过输入自然语言指令,借助大模型生成可运行的Python 脚本与 WebGL 动画,学生可即时观察页面置换算法的实时效果。经过讨论,课程组决定将共建“AI案例库”,本学期完成6个典型算法的AI可视化脚本,并统一嵌入课程在线平台,形成“课堂-实验-课后”三段式智慧教学闭环,借此开展智慧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把“大国重器”装进操作系统课堂

课程思政牵头人郭瑞老师分享了“提炼一条红线、贯穿五大章节”的设计思路:从“中国麒麟操作系统抗击技术封锁”切入,从进程管理讲到芯片安全,将“自主可控、科技报国”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精准映射。备课会上课程组决定打磨5个思政案例,并明确在课程大纲中用“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呈现,实现思政“盐溶于水”与价值引领“润物无声”,为申报课程示范课作准备。

OBE 理念落地: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

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对现行版本的大纲进行讨论,结合毕业要求指标点 进行再分析,真正做到成果导向,开展课程改革,探索“算法模拟实验”“开源社区贡献”“课程思政小论文”优化等多元化学习体系改革,确保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精准对应。计划择期组织学生座谈会,动态收集学习成果证据,持续改进教学策略。

展望:打造一流课程,培育一流人才

省级一流课程《操作系统》,是我院计算机大类专业的“硬核”核心课,也是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点建设课程。此次集体备课会主题聚焦、成果扎实,为新学期高质量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课程组将进一步开展课程建设,力争把《操作系统》打造成“AI 赋能、思政铸魂、OBE 引领”的校级标杆课,助力学生掌握硬核技术、树立家国情怀、成长为新时代计算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2025级专升本职业发展规划讲座

下一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