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郑尚昭 审核:王君涛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水平与教学改革研究素养,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推动学院整体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通识教育学院于9月11日—12日成功举办“师德铸魂·教学赋能·课程筑基”2025年教职工专题系列培训。

9月11日培训正式拉开帷幕。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士信教授,以“教学的艺术”为题,结合自身教育实践经验,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教学语言三方面解读,并融入“教育家精神”核心——强调教育工作者需秉持奉献、钻研、育人精神,以赤诚热爱投身教育。此次分享中,朱士信教授特别提及“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好教师造就好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始终传递正能量”等育人感悟。分享不仅提升了知识传授吸引力,更让大家领悟“教育家精神”对教学的引领价值,为优化教学、践行育人使命筑牢根基。在场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教学的艺术”与“教育家精神”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武昌首义学院教务处处长、硕士生导师兼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与新工科课程负责人张小菊教授,以“OBE理念下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为题作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她不仅深入讲解OBE理念的核心要义,还以武昌首义学院为实践案例,详细阐述如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体系,并针对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目标—内容—评价”一体化实施路径,为我院教师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9月12日上午,学院邀请西北工业大学三位优秀青年教师开展示范教学。西北工业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李文忠副教授,以“复变函数的导数”为题,用公式推导厘清抽象概念逻辑,借实例具象化难懂理论。并融入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与价值引领融合,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更有温度。
硕士生导师、获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的白延东副教授,围绕“中国邮递员问题”从实际问题切入,解读图论知识现实应用,让我院教师直观感受理论实践意义,还结合自身科研教学经历,分享“科研反哺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获“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西北赛区与陕西赛区一等奖、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东副教授,带来“光栅衍射”教学示范,既展现物理原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结,又融入课程思政,教学逻辑清晰、互动氛围浓厚,尽显深厚教学功底。现场教职工认真聆听,不时记录关键要点,在互动提问环节积极交流教学中的困惑与心得,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师德铸魂·教学赋能·课程筑基”专题培训,是通识教育学院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专家授课与名师示范,有效提升了教职工的教学创新能力与课程建设水平。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高质量培训与学习交流活动,不断为教职工搭建提升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