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作用的理论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于8月19日下午14点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办“烽火照初心 共读忆峥嵘”抗日战争主题书籍分享会。教研室主任龚玲主持会议,全体教师参与学习研讨。


活动伊始,全体教师集中观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抗战精神》学习视频,通过影像直观感受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为后续的书籍研读与分享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次活动以龚学遂主编的《中国战时交通史》和武月星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为研读文本,通过领学分享、集体研讨、心得交流等形式,深刻剖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伟力与交通战略智慧。
孔润年教授在观看学习视频后指出:“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这两部著作的研读更具时代意义——一部聚焦‘血脉’,战时交通网络如何支撑持久战;一部勾勒‘筋骨’,军事地理如何塑造战争格局,共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深刻思想。正是依靠这样的战略智慧与群众力量,中华民族实现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党淑敏老师以《中国战时交通史》“人民战争”为切入点,分析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战时动员中的核心作用。马晶晶老师结合《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的军事地理分析,从理论高度阐释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根据地建设”的战略意义。刘梦婷老师以《中国战时交通史》为研读文本,深入剖析了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开辟“生命通道”的战略智慧与民族意志。
分享环节后,老师们结合学习感悟心得进行集中研讨。大家围绕如何把书籍内容与抗战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可在对应章节穿插战时交通英雄事迹、用抗战地图辅助讲解敌后战场发展等实用思路,尤其强调要结合时代背景,在课堂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必然。大家一致认为,要将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传递给学生。
最后,龚玲主任强调:“全体教师要将研讨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教学资源,在历史与现实的深度贯通中,把初心使命的内涵讲深讲透、把精神传承落细落实”。此次共读活动,以专题学习启智润心,以书籍研读强志增信,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深化,更是精神谱系传承的一场接力。这份精神力量正深植于全体教师心中,成为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精神灯塔,指引着大家勇担使命、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