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开班仪式在西安航投科创发展控股集团隆重举行。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副校长林东,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双创学院院长崔岩,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郁,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王卫军,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负责人刘雪梅,西安航投科创发展控股集团旭科天晟副总经理孙旭升,西安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晓峰,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浩宇、高级顾问刘朝辉,西安玦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蕊等出席,开班仪式由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市场总监李磊主持。

活动伊始,全体参会人员在西安航投科创发展控股集团展厅深入了解了集团在无人机技术研发、低空交通网络建设及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布局与成果。展厅内,无人机整机装配线、低空通信仿真系统等前沿技术场景,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的紧密联结。

开班仪式上,副校长林东致辞,他表示学校以“明德、亲民、至善”校训为引领,构建了基于OBE 理念的“2348”实践教学体系,此次实习实训正是课堂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他特别提到,学校期待与西安航投科创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验室,与凌云光技术拓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学校筑基、企业赋能、协会导航”的三方联动育人模式。同时,他也对实习学生提出期望,鼓励学生做深度学习的践行者、职业素养的示范者和跨界创新的探索者。西安航投科创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白璐致辞并表示,依托集团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与智能制造场景的独特优势,为学子提供“真场景、真问题、真技术”的实习实训平台。西安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晓峰作《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主题报告,系统解读了低空经济的政策导向、国内外技术突破及陕西的产业布局,特别强调了无人机系统集成、空域管理等领域的人才缺口。西安航投科创旭科天晟副总经理孙旭升则以《无人机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创新》为题,详解了工业级无人机在物流、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技术要求与发展趋势。并表示集团将提供无人机试飞基地、低空网络测试环境等核心资源,助力学生掌握智能装备运维等关键技能。
在座谈交流环节,校、企、协三方代表围绕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横向课题联合攻关、专业共建内涵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并就后续合作方向达成了多项初步意向,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学生段宇彤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学校和企业的感谢,他表示,能在凌云光和西安航投这样的领军企业实训是难得的机会,全体实训学生将以实践填补理论鸿沟,为未来投身智能制造产业筑牢根基。

会后,师生前往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机场、西咸无人机试飞基地参观。在基地地面站,学生们近距离观察了多旋翼无人机的装配流程,见证了实验性起飞的参数调试过程;在综合指挥大厅,通过实时传输的飞行数据与三维建模系统,直观理解了无人机集群控制、空域规划等技术原理。基地工程师还现场演示了工业级无人机的巡检作业,让学生们对“理论参数”与“实操性能”的关联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期间,校院两级领导与西安空天智慧科技集团展开会谈,进一步拓展合作资源。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标志着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与西安航投科创、凌云光等单位的合作进入实质阶段。正如林东副校长所言:“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企业提供实习岗位,而是学校教育链、企业产业链、协会人才链的深度咬合。”未来,各方将持续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为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领域培育更多“懂技术、能实践、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