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校长、书记信箱|
学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育计划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5-08-14 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金珊珊 审核:康抗 点击:[]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于8月10日-8月14日组织45名青年教师赴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开展“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育计划”第二阶段专题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坊、小组研讨、实践演练等多元化形式,参训教师深入学习西浦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由西浦ILEAD定制的“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育计划”采用系统化的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为线上学习,聚焦青年教师从学者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教学实践初期探索。第二阶段即本次的线下研修,围绕“践行立德树人”“研究导向型教学”“人工智能素养”及“实践计划落地”四大专题,通过启发式讲座、互动工作坊及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第三阶段,西浦ILEAD将通过线上/线下研讨,持续支持青年教师实践计划的实施、问题解决与成果总结,形成“识别问题-拟定计划-实践检验-评估效果-总结提升”闭环。

开班仪式:启航明方向聚力共前行

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浦国际商学院举行。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孙思雨老师代表承办方致辞,她详细介绍了培训整体安排,课程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导向型教学”“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等核心模块展开,采用“理论+实践+反思”的沉浸式学习模式,助力学员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的转型。

本次培训班学员代表朱悦老师发言表示:“此次培训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我们将以空杯心态汲取西浦的先进经验,将所学转化为教学创新实践,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随后,全体学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破冰活动,围绕“所授课程”“教育理念”“教学最大挑战”和“未来教学突破”四个议题展开小组讨论,初步形成学习共同体。

课程学习:探渊索真知践行悟新道

培训期间,西浦多位教育领域专家为学员带来精彩课程:

西浦数理学院于昊副教授以“真实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为主题,结合电磁学课程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测”三层次提问,引导学生从新闻现象切入,从而激发学生内驱力。

未来教育学院李娜副教授主持“数字化教学场景设计”工作坊,通过小组协作,教师们体验了数字技术赋能的创新课程设计,并完成个性化教学方案练习。现场,李娜副教授演示了两类智能体的应用。

语言学院教学副院长夏令围绕“AI技术在教学与科研中的落地”为主题,从工具对比、案例演示与风险规避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享。梳理了主流AI工具的特性:GPT-5擅长多模态内容生成,例如将英文论文转化为双语播客,Claude 3.1在编程教学中表现突出,而通义千问则更适用于中文语境下的任务,如课程大纲生成。夏令老师特别演示了豆包AI的播客功能,展示了上传一篇80页英文论文后系统自动生成二人对话式解读音频的过程,为学术英语听力训练提供了新思路,并强调:“AI不是替代教师的对手,而是延伸教学能力的助手。”

设计学院陈冰高级副教授以“研究导向型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为主题,并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可以致力于培养学生研究导向型思维。通过城市规划案例,展示如何通过情感体验与行为锻炼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师发展师孙逸群老师以“基于主动学习策略,提升学生参与度”为主题,系统阐释主动学习的理论根基、实践路径及实施要点。孙逸群老师强调道:“学习是基于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这一过程能增强学习成果、提升学习动力,还能缩小群体间的学业差距。”

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教授以“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为主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当前教育体系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分段式培养只关注下一阶段衔接,却忽视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自我激发、情绪管理等关键素养,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依赖教师。“真正有意义的创新一定是突破假设的”,张晓军教授强调道,“教育应跳出知识框架,转向支撑学生未来幸福生活,聚焦思维方式、自主学习意识等能力培养。”

心理咨询中心缪小幼通过“理论剖析+情境演练”的互动模式,系统阐释了如何运用心理学技术构建深度沟通的师生关系。她重点演示了两项核心沟通技巧的应用:反应式倾听技术,基于“心理镜像”原理,指导参与教师用陈述句精准反馈学生的表层行为、情感矛盾或潜在需求,以此替代自动化提问或建议。

陈冰副教授再次指导各学习小组分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计划,专家现场反馈助力方案落地。陈冰高级副教授结合自身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创新实践案例,与参与教师深入探讨了“如何做好教学创新”这一核心议题。陈冰高级副教授强调了两大实施原则:一是教学需面向未来能力培养,减少记忆性考核,侧重资源整合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二是平衡技术伦理,明确AI作为辅助工具,不可替代沟通协作、伦理判断等“人本能力”。

培训期间,大家更是争相举手提问,从教学理念落地到课堂互动技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课间休息以及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主动向专家请教,这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氛围让专家团队连赞“难得一见”。

课程学习之余,学员们每日在工作群内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如何平衡教学创新与学业评价公平性”“大班课如何实现个性化指导”等20余个痛点问题,学员们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分享经验,形成跨学科互助氛围。

结业仪式:硕果盈枝头征途再扬帆

结业仪式上,孙思雨老师通过视频回顾了培训精彩瞬间,并从“学习投入度”“小组协作力”“实践转化力”三个维度肯定了学员表现。随后,向优秀学员代表余静、朱家豪、王杰、李星亚、谢莹,优秀小组长朱悦颁奖,全体学员领取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本次培训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培训是学校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持续跟进学员返岗后的实践情况,通过“西浦教学创新大赛”“微课展示”等活动巩固培训成果,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上一条:明德学子三下乡 | 厚植家国情怀 青春力行谱华章篇(十)

下一条:百名辅导员访百家∣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成长” 暑期家访活动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