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素养,激发新生科研兴趣,2025年9月13日,科技处与学工部共同策划并组织了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微生物知识”专题讲座。活动特邀陕西省微生物学会两位知名专家走进校园,为大一新生带来一场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科技处副处长雷娟主持。两场讲座主题鲜明、内容详实,既有思想引领的高度,又有科学探索的深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提升了他们的科研兴趣,现场反响热烈。

雷娟副处长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科技育人工作,此次讲座旨在让同学们深入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追求真理的精神。她希望以此次科普讲座为契机,帮助新生拓宽视野、感受科学魅力,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和家国情怀。

首场讲座由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纪茹教授主讲,题为《爱国与奉献——人生永恒的主题》。徐教授首先从交通大学的西迁历程讲起,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随后,徐教授结合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将“爱国与奉献”这一主题融入真实的生命故事之中,以亲身历程向同学们生动诠释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深刻意义。最后,徐教授真诚分享了她的人生体悟:“只问攀登不问高,付出必然有回报”,并寄语新生当以爱国奋斗为人生主线,拓宽视野、脚踏实地、追求真理、永不言弃,在时代的洪流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场讲座由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蒋春美教授主讲,题为《肠道微生物:您身体里的“隐形器官”》。蒋教授从人体微生态的基本概念引入,用生动实例和科学数据,为同学们讲解了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功能及其对健康的重要影响,带领大家深入探索这一“人体第二基因组”的奥秘。蒋教授将抽象复杂的微生物作用机制讲解得清晰透彻,引导同学们重新理解“健康”的多维内涵。讲座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激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
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许多同学表示,今天的两场讲座可谓是一场“精神”与“知识”的盛宴。徐纪茹理事长引领我们仰望星空,深刻感悟了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蒋春美教授则带领我们脚踏实地,深入探索了微观世界的奇妙与科学的趣味。二者相辅相成,完美诠释了今天我们“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微生物知识”的活动主题。本次活动有效激发了新生们爱国奋斗、探索真知的内心动力。
本次讲座是西安明德理工学科技活动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普及了微生物科学知识,更弘扬了科学家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为新生开启大学科技之旅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认知基础。科技处将继续依托校内外资源,开展更多高质量科普活动,营造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校园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陕西省微生物学会是由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成立、陕西省科协主管的科技社团,1953年由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汪美先教授创建。现任理事长为徐纪茹教授。学会连续6次获评陕西省科协“优秀科技社团”奖,5次获评陕西省“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先进单位及陕西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12月,还获评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在我省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汉中市的多所中小学,以及清华大学等高校,给5000余名大、中、小学生开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此次讲座也是该协会第九届科普巡回讲座活动之一。
徐纪茹,英国Ulster大学生物医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三秦人才”。目前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科普演讲团成员,陕西省疾控科普专家。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大部分被SCI所收录。主编、参编五年制、八年制规划教材7部。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0余人。主持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 2019 年获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线上一流精品课程。主持的“人体正常菌群与健康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项目获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科技二等奖。2022年获得“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4年获评“陕西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
蒋春美,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安全和控制,主要从事微生物生物防治机制、新型天然抗菌物质发现和生物合成技术等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等多项项目。在Food Hydrocolloids、Small、Bio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入选第二批渭南市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