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教在明德‖德育教研室深入开展“问题链教学法”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探索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现实路径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10月22日中午在明志楼南306会议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围绕“问题链教学法”组织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德育教研室教师及德法课程组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樊静老师主持。此次讨论聚焦如何将前沿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实践,推动思政课真正实现“讲深、讲透、讲活”。

1A674

讨论以10月18日至19日全体教师线上参与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链、案例式、情境交互式与互动讨论式教学法的课堂实践与应用研讨会”为引,结合专家报告内容与实际教学经验,深入交流了问题链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与实践思考。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中央财经大学刘亚琼副教授关于“问题链教学法及其课堂实践”的报告展开热议。大家一致认为,问题链教学不仅是教学技巧的革新,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金鸽老师提出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生真实困惑出发,以问题为起点,通过层层递进的设计,打通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路径,真正实现“以问促思、以思促行”。

DA68

针对情境交互式教学法,与会教师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朱瑾教授提出的“以境载道·以情促行”理念,探讨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创设沉浸式课堂情境,在模拟情境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推动价值观的内化与行为的转化。王婉菲老师指出,情境设计必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才能实现“以情促理、情理交融”。

在案例式教学讨论中,大家结合重庆师范大学兰桂萍教授的讲解,围绕案例的筛选标准与教学融入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胡景莲老师认为,案例教学要避免“为案例而案例”,应始终贯穿理论主线,注重通过具有时代感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理论背后的现实逻辑。

围绕互动讨论式教学,教师们对中国矿业大学郑萌萌教授提出的“双师联合、双线融合”混合互动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就如何运用数智技术创新课堂互动形式、拓展教学时空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闹”,而是要通过多元对话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

德育教研室主任樊静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不仅深化了教师们对问题链等教学方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凝聚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共识。下一步,教研室将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问题链设计与学生真实需求的对接,提升教学针对性;二是加快案例库与情境资源建设,增强课程感染力;三是深化数智技术在互动教学中的应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生态。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大讨论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力。下一步,德育教研室将持续开展教学方法研讨,不断探索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上一条:教在明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举行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下一条:【明德大讲堂】第七十六期:人工智能中的意识、意识形态、幻觉及学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