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8月24日晚上20:0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利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了以“烽火淬炼的信仰:从抗战书籍看民族脊梁”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聚焦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论持久战》。此次分享会旨在通过研读经典文献,提升教师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享会上,教研室主任张启云首先作开场发言,强调了《论持久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的重要意义,指出这部著作不仅是军事战略经典,更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随后,教研室教师柳锐敏进行了文本导读。他从《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核心内容、历史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指出毛泽东同志在书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战争形势,提出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科学论断,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们积极发言,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研究实际,分享了阅读《论持久战》的心得体会。高翠茹老师谈到,《论持久战》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于当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贺伶辉老师表示,书中所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如全面看待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战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最后,教研室主任张启云再次作总结讲话,她强调全体教师要以此次读书分享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将《论持久战》等经典著作中的思想精髓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读书分享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教师们对《论持久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