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提升全校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5月13日-15日举办了“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之民法典宣讲活动。

本次活动以“学法典,护权益,促和谐”为主题,通过主题宣讲、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宣传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本次活动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胡景莲,马晶晶两位思政教师和钟贺贺同学进行宣讲,下半场则由张啭啭,党淑敏两位思政教师和赵延泽同学进行宣讲。两场活动分别由艺术设计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林晨希和王可欣主持,马克主义学院学生社团——德法同行社承办,全校共4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民法典宣传月”宣讲活动中,师生代表围绕民法典重点内容展开精彩讲解。周二上半场,胡景莲老师以“'典'亮青春 法护未来”为主题,深入解读民法典对大学生权益的特殊保护,号召青年学子争做新时代法治公民。马晶晶老师结合2025年3.15晚会曝光案例,剖析消费陷阱,传授12315投诉、证据保全等实用维权技巧。钟贺贺同学则通过典型案例,生动讲解继承权编中遗嘱效力、继承权丧失等实务要点。活动现场互动热烈,师生们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指南”,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周四下半场活动中,张啭啭老师以“从出生到死亡民法典这样守护你”为主题,系统解读了民法典7编1260条的体系架构,通过典型案例展示其在公民全生命周期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党淑敏老师以“婚姻法”为主题,聚焦婚姻家庭编,结合实务案例解析婚姻自由原则的现实应用。赵延泽同学则通过“网购丢件”、“健身房纠纷”等案例,生动阐释了合同编中电子合同规则等创新亮点。三位宣讲者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抽象法条转化为实用指南,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此次“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作为法治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第二课堂形式,有效提升了师生的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活动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民法典核心内容的理解,更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参与师生普遍反映,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切实掌握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增强了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践行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