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教在明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举行品牌课程教学创新研讨会

2025年5月14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图书馆513会议室举行了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探讨会由德育教研室主任樊静主持,德育教研室及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惠斌老师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讨论,与会教师都积极参加讨论,并给与了课程建设中的一些建议。


景怡欣老师结合她刚刚参与的“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实践工作坊”的培训谈到:作为思政教师,我们亟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数字化工具转化为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助推器”。借助AI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生成思政课案例库、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等,当然技术手段需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形式主义。

胡景莲老师也结合她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她指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实也是现在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其实并没有抓到实质,而且缺少整体的规划。在整个教学理念上就是抓好线上基础知识自学、线下重点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拓展知行合一,所以在前期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设计,比如线上学习、线下考核要求、实践部分占比。同时在进行专题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课堂派上进行问题链的设置,既可以使学生通过有效问题的回答理解教学内容,也可以解决抬头率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问题。针对实践方面,对实践主题的设置也可以提前规划,比如根据课程设计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自主研究主题清单》,由学生自主选题,并进行课堂主题展示,针对选题组织课堂讨论辩论,小组互评等,提升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樊静老师总结到:

此次教学研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碰撞思想的平台,更为德法课的创新性教学指明了方向。课程组将充分吸收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艺术与设计学院携手探索 “思政+艺术”协同育人新路径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知行社”首届骨干成员招募面试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