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院组织师生赴眉县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关学精神”主题思政实践活动

为发挥我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实效,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4月26日,我院50名师生前往宝鸡市眉县开展为期一天的主题思政实践活动。本次实践由张启云、杜玲玉、柳锐敏、贺伶辉、王雪五位思政教师带队。

1AF02

一大早,同学们带着清晨赋予青年人的意气满怀期待地整队出发。在乘车过程中,柳锐敏老师细致地向大家介绍了活动目的及活动安排,强调了出行安全问题,希望大家不论是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还是前往张载祠,都能在实地学习中有新的体悟和成长。随后,薛雨彤和邬天宝同学分别为大家讲解了扶眉战役纪念馆和张载祠的相关背景知识。

活动抵达的第一站是扶眉战役纪念馆。该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是为纪念在扶眉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而修建,扶眉战役在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中意义重大,它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坚实基础。走进纪念馆内,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方式,全景式地感受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比起文字和影像资料,更让同行师生感到肃然起敬的是铺开在台塬上的2160座卧碑,那是为了后辈们能过上幸福生活而去披荆斩棘的一群人,他们以勇于斗争的坚定信念和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践行着自己的革命理想。

参观中,同学们还采访了退役军人齐豪同学,当被问到从军经历让他对红色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新认识?齐豪同学说道:“很感谢部队里经历的严格训练,正是纪律严明的从军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锤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红色文化既是学习,也是传承。我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机构举办的党史、军史专题课程和讲座,学习宣传党和军队的革命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本次参观,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在战争年代展现出的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也激发了同学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下午,师生们来到了张载祠。张载祠又称张子祠,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城东26公里处的横渠镇,是北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张载的设馆讲学创办书院之地。张载年少时曾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一直在此兴馆设教。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张载祠,张启云老师勉励同学们认真了解关学文化,不论是张载看待世界的宇宙观亦或是教育思想,对于青年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同学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山门、讲学堂、献殿、正蒙殿等展馆。

此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关学精神”主题思政实践活动,是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大课,参与师生们在实地学习中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所见所思所闻都化成了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时代使命的精神养料,推动学生们成长为个人所盼、社会所需、家国可信的时代新青年。



上一条:我院组织师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照金精神”主题思政实践活动

下一条:我院组织师生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开展思政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