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教在明德‖德育教研室召开“用好普通话 讲好每堂课” 专题教研会

9月8日晚上19:30,德育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了“用好普通话 讲好每堂课”专题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背景下举行,旨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夯实教学基本功。教研室主任樊静主持会议,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线积极参与研讨。

樊静在开场发言中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更是我们传递思想、启迪心灵的重要工具。”她结合教学实际案例强调,“在讲解理论要点、解读政策文件时,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避免因语言表达问题导致学生理解偏差。我们要让每一句话都准确、清晰、有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政入脑入心。”

与会教师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分享了丰富的心得体会。赵效民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教师语言的表现力直接影响课堂效果。用标准普通话生动讲述案例,比照本宣科更有说服力;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阐释理论,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他还分享了自己规范使用普通话授课,明显感受到学生听课专注度的提升。

青年教师马乾昱分享了她的教学感悟:“在与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时,我发现运用规范而又生动的普通话表达,不仅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还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标准的普通话让思政课既保持应有的严肃性,又增添了亲切感”。

会议还针对以往授课中普通话使用不够规范等问题,深入探讨了语言规范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大家一致认为,应当以推普周为契机,在集体备课中加强对语言表达的研讨与互评,通过互帮互学,切实提升教师的普通话运用水平和课堂语言表达质量。

本次研讨会还紧密结合本科合格评估工作要求,深入探讨了普通话运用能力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应当以合格评估为契机,高度重视普通话在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应用,将其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大家普遍表示,要持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更加规范、准确、生动的课堂语言展现教学实效与育人水平。

惠斌副院长在总结中表示:“说好普通话、上好思政课,是我们作为思政教师的基本功。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规范、准确、生动的语言,展现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让思政课更加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此次专题教研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要将推普要求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次师生交流中,用实际行动提升育人水平。



上一条:教在明德| |悟思想之光,说教学之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举行"教师说教学"现场汇报活动

下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建好建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关键课程”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