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学校第十二期“教在明德”公开课在1号楼312教师圆满举行。本期公开课由艺术与设计学院王雪娇副教授主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围绕“去抽象化的表达”展开,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教学示范,吸引全校2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

王雪娇副教授通过“思创解构 数智驱动 实践赋能”的递进式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习内驱力。在课程回顾中,她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线,通过重构“故事的定义与新闻中的故事”认知框架,回顾“靶心人创作公式”等工具,帮助学生掌握叙事核心技巧。
在讲解“去抽象化表达”的章节,王雪娇副教授以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化表达为引,逐步拆解“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这一抽象情感,过渡到新闻场景下的具象化呈现。她以“火神山医院建设之‘快’”为案例,通过对比传统文字描述与动态数据图表的呈现效果,生动展示了数字化工具如何将“中国速度”转化为可视化语言。

课后,多位教师驻留交流,就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数智工具实操难点等话题与王雪娇副教授展开探讨。

“教在明德”公开课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推进“教在明德”品牌活动,鼓励教师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为学校高质量通过本科评估注入持久动力。